首页 > 学习资料 > 学习方法 > 学习方法

溯源学习法

娅文分享 108242

娅文 分享

2

10、溯源学习法——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南宋大学问家朱熹有句脍炙人口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深刻地揭示了世界万物之间源与流的关系。

  清朝著名学者戴震,从小就养成勤奋好学的读书习惯。有一次,私塾的老师在课上给学生讲授《大学章句》。在讲完“大学之道”后,塾师解释说:“这一章叫《经》,记载着孔夫子的话。是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述的;下一章叫《传》,记载着曾子的见解,是由曾子的学生执笔写了的......”。小戴震听完,站起来问:“先生,你根据什么说《经》是孔夫子的话,由曾子记述的呢?又根据什么说《传》是曾子的见解,由他的学生执笔写下的呢?”

  “这是朱老夫子朱熹注释的呀!”塾师振振有词地回答说。

  “朱熹是什么时代的人呢?”戴震接着又问。

  “宋朝人。”塾师随口便答。

  “那孔子、曾子又是什么时代的人呢?”戴震穷追不舍。

  “春秋战国时代人!”塾师沉下脸来,有些不高兴了。可是戴震依然不慌不忙地说:“先生,春秋战国时期与宋朝大约相距两千年,朱熹又是怎么知道两千年前的事呢?”

  一连串的问题问得塾师哑口无言。他望着眼前这满脸稚气的小孩,一种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赞不绝口地夸奖道:“这孩子肯动脑筋,可真不简单啦!将来一定有大出息。”塾师的预言果然应验了,戴震后来终于成为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大学者。

  戴震这种读书方法就是“溯源读书法”。所谓“溯源读书法”就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对所接收的某项具体知识的出处或源泉进行认真的探索和追溯,从而掌握该知识的整个体系,特别是它产生、继承和发展的线索。“溯源读书法”也叫“寻流溯源读书法”,是一种纵向挖掘式的读书方法。

  古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读书“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意思是说,读书就要像沿着流脉去探讨大河的源头一样,即使文义幽深,也一定会明白的。现代史学家潘吉星在谈到他的治学经验时也说:“读书、科学研究决不能偷懒,对任何有价值的材料,每一条都应该追踪不放,查到原著,决不能满足于第二手材料,因为一转手,会受作者的观点影响,往往有误,或漏掉许多有趣的东西。”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最珍贵的货物运给一代又一代”。

上一篇:互比学习法

下一篇:推测学习法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一键复制下载文档联系客服
直接下载
单次下载
1.5元/次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
公众号:酷文秘复制
复制微信公众,搜索即可关注!
关注微信公众号回复“验证码”获取验证码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请登录之后再下载!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帮助中心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